
研讨会现场

叶德政教授发言

黄磨崖讲述创作过程红网吉首站11月23日讯(实习生 汤舒丹)“26岁获首届天涯原创大赛历史版冠军,27岁出版著作《头颅中国》,28岁举办《头颅中国》作品研讨会。”他就是湘西州青年作家——黄摩崖。
22日上午,黄摩崖《头颅中国》作品研讨会在吉首大学文学院举行。来自湘西各位教授、学者、专家、作家等对青年作家黄摩崖及其作品褒奖不断。
“作者年纪轻轻就对历史有这样的分析和考察,从新的角度写出这样一部作品,令人震惊。”82岁的叶德政教授这样评价这位青年作家。
向成国教授赞叹:“《头颅中国》通过直接剖析的方法,直接考察研究了历史事实,把研究者的主体意识贯彻到研究对象主体之中,形成二者结合的一种强势意识,雄居于诸意识之上,给人以不可颠覆的坚锐。”
“'英雄举起倔犟的手指,深情地指向乌云满布的破绽处,那里射出美善的霞光,他们希冀带领诸位走向理想之境,而庸众刻舟求剑,与世沉浮,嗝声与鼾声合奏出一曲历史的唱晚'这是《头颅中国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。”田茂军老师感慨道。
《头颅中国》自创作以来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,前半部草稿在2012年的天涯连载中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,并掀起了关于“头颅”寓意是什么的大讨论。
(原标题:湘西作家黄摩崖作品《头颅中国》研讨会举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