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6日上午,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艺术沙龙座无虚席,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、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,我校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湖湘大学堂•名家讲坛在此开讲,湘西本土青年作家黄摩崖为现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“《头颅中国》问世之所以然——“头颅”面世的前前后后”讲座。
黄摩崖,是湘西吉首人,文化学者、诗人,宋黄庭坚裔孙。
2012年,黄摩崖的半部《头颅中国》从上千部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首届天涯论坛原创大赛历史版冠军,成为本届大赛惟一获奖的非虚构类作品。2013年7月,全本《头颅中国》正式出版,人气与口碑俱佳。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光明网、中国日报网、新浪网、腾讯网、凤凰网等上百家媒体以及各地网络论坛纷纷予以报道推介。后获沈从文文学奖一等奖。黄摩崖是近年网络写手转型为学者性作家的杰出代表。

黄摩崖答学生提问
黄摩崖从书名的寓意、文本的文体、作者问题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详细讲解。他认为,每个文化人都是一个能量源,在写作派别上不一定要为自己分疆划界。在谈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时,他指出,网络文学因新陈代谢过快,而没经时间沉淀,很难成为经典。他呼吁大家多读经典,感受汉字的魅力;同时,他还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与大家分享了读书方法;黄摩崖幽默、诙谐的演讲风格不时引起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。
互动环节,黄摩崖热情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,并向提问的学生赠送了由他签名的《头颅中国》一书。讲坛由黄永玉艺术博物馆馆长谷遇春主持。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黄毅、办公室主任何伟出席讲坛。

黄摩崖讲座结束后与我馆志愿者合影
湖湘大讲堂在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起着积极作用,我馆作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,将长期承办此类活动,旨在加大对社科知识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,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。